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(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,2013年7月17日发布)有关电子商务发展摘要
2013年上半年,我国网民互联网应用状况基本保持2012年的发展趋势,发展较为平稳。电子商务类应用继续保持快速发展,部分项目统计如下:
网络购物:
截至2013年6月底,我国网络购物网民规模达到2.71亿人,网络购物使用率提升至45.9%。与2012年12月底相比,2013年上半年网民增长2889万,半年度增长率为11.9%。
网络购物网民增长的驱动力量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:首先,网民数量的持续增长,网民购买力的提升,消费者线上消费习惯的养成,为网络购物奠定了良好的用户基础,成为促进网络购物市场繁荣的重要基础。其次,传统企业纷纷向电子商务的转型,拓展了网络购物的品类和渠道。线上产品的丰富、线上和线下的互动,提升了用户的购买体验。再次,网络促销的常态化,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。网购市场的激烈竞争导致电商之间频繁的价格战。店庆促销、节假日促销、特卖会、1元秒杀等营销手段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,极大的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。最后,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,促使移动支付、移动购物快速增长,手机端和PC端的应用互补,促进了网络购物市场的发展。
网上支付:
截至2013年6月底,我国使用网上支付的网民规模达到2.44亿,使用率提升至41.4%。与2012年12月底相比,网民规模增长2373万,增长率为10.8%。
2013年上半年,中国网上支付市场取得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首先,政策的引导。截至2013年年初,央行分6批颁发了233张支付牌照,并出台了《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管理办法》等一系列相关政策,有力的引导了互联网支付行业的发展。其次,市场的支持。传统企业的电子商务化进程加速;涉及到支付环节的网购、游戏、在线旅游预订等市场的活跃,以及用户对其他付款渠道不断增长的需求,推动了电子支付和移动支付网民规模的增长。最后,基于牌照、商户、用户资源以及商业模式等层面的创新,开创了网上支付新业务模式——个人消费信贷。通过第三方支付可获得贷款的金额从50元到1000万元不等,特别是小额信贷业务,为个人消费信贷提供了融资渠道和支付便利,从而促进支付业务的发展。
旅行预订:
截至2013 年6 月底,在网上预订过机票、酒店、火车票和旅行行程的网民规模达到1.33亿,占网民比例为22.4%。其中,16.8%的中国网民在网上预订火车票,与2012 年12 月底相比,使用率增长2.8 个百分点;9.1%在网上预订机票,7.6%在网上预订酒店,5.3%在网上预订旅行行程,这三者与2012 年底的统计数据基本持平。由于在线预订的优势明显,火车票网上预订的发展速度迅猛,与2012年年底相比,网上预订火车票的使用率增长2.8个百分点。与其他商务应用相比,我国的机票、酒店、旅行行程网上预订市场正处于快速成长期,网民规模增长空间较大。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旅游意愿的增加,以及旅游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调,用户对各类旅行预订服务的使用率将大幅提升,在线旅游预订市场前景看好。
2013年,移动互联网应用已经深入在线旅游预订市场,各大垂直旅游网站和App服务商抢滩登陆这一潜力市场。移动旅游预订市场潜力主要表现在:首先,各类旅游预订移动客户端整合了各种互联网信息,随时随地的提供查询、比较、预订等服务。其次,旅游预订移动客户端伴随用户整个旅游行程。包括预定前信息查询比较、预订过程中的在线支付、旅游过程中的图片信息分享、旅游后的游记分享等。再次,LBS功能满足即刻需求。比如:用户来到某地搜索周边的酒店、美食、娱乐休闲场所等。未来,移动互联网和在线旅游的无缝对接能够大大刺激消费者的需求,推动在线旅游预订市场的发展。